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,为了向制造业强国迈进,国家也在制定和执行产业升级战略。在这一过程中,我们的制造业除了需要加大科技投入,还面临劳动力、能源成本上升压力,并且需要在QHSE(质量、职业健康与安全、环保)体系管理方面的提升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。
作为QHSE体系的核心,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国内也普遍得到认可,但在具体执行上尚存在一定问题,具体表现在:
对于一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:
对于企业管理者:
也就是说,企业需要一种执行力提升工具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,将国家法规、企业制度落到实处。
上海阳关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软件以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十三个A级要素为业务指导,结合企业管理实际进行了大量的灵活性设置,以适应不同行业、不同企业的管理需求。
1)决策层,通过该系统可了解企业安全现状比如目标指标查看、安全投入查看、设备运行状况统计、隐患排查治理统计、事故事件的处理和统计等。
2)业务层,是该系统的核心,以安全管理者为核心全员参与,业务功能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基础,包括目标、组织结构和职责、安全生产投入、法律法规和安全制度、教育培训、生产设备设施、作业安全、应急救援、隐患排查与治理、重大危险源、职业健康、事故管理、绩效评定和改进等。
3)支持层,支持层包括制度的支撑和数据库的支撑,制度方面满足OHSAS18001、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。数据库方面支持ORACLE和MYSQL,用户可根据现状选择。
本系统对照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定义功能如下:
1、目标 |
|
目标指标 |
目标指标类型、目标指标管理、年度目标指标以及目标指标检查 |
安全考核 |
公司内部、公司对分厂、分厂对车间的考核以及考核模版的设置 |
2、组织机构与职责 |
|
人员管理 |
企业人员基本信息的管理 |
安委会管理 |
安委会成员、会议、责任书、方针目标等方面的管理 |
职责管理 |
职责定义和组织与职责的划分 |
3、安全生产投入 |
|
费用管理,费用类型设置、月度安全费用预算登记、安全费用投入、预算与投入图形分析 |
|
4、法律法规与安全制度管理 |
|
法律法规 |
新法律法规识别过程的管理,法律法规库的建立、评估和台账的管理 |
安全管理制度 |
安全制度的台账的管理,包括其台账的建立和修订、评估结果的登记 |
5、教育培训 |
|
安全教育培训 |
培训计划、管理人员培训、入司培训、日常培训、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等 |
文化活动 |
安全相关活动的展示、总结 |
6、生产设备设施 |
|
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|
设备建设安全三同时材料收集过程的管理和设备变更的管理 |
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|
从安全角度对设备进行管理,主要包括设施类型、台账、检查(专业和管理)、检测、保养、维修、停用、恢复、报废,以及设备台账导出和设备相关情况的统计分析 |
7、作业安全 |
|
生产现场和过程控制 |
动火作业证、受限空间作业证、盲板抽堵作业证、高处作业证、吊装作业证、断路作业证、临时用电作业证、动土作业证、设备检修作业证九类作业证申请过程的管理 |
作业行为管理 |
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的过程管理,系统提供JHA、SCL和HAZOP三种风险辨识的方法 |
警示标志 |
警示牌的台账和检查 |
相关方管理 |
承包商、供应商等相关方评审、考核等管理,建立相关方名录和档案 |
8、隐患排查和治理 |
|
隐患排查 |
巡检见过程和全员观察的管理 |
排查范围与方法 |
检查标准、频次和模板的设置、检查记录的管理 |
隐患治理 |
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隐患,整改过程的管理 |
预警分析 |
对检查结果和隐患治理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|
9、重大危险源监控 |
|
重大危险源台账管理 |
危险源信息、危化品、设备、消防器材、安全监督人、相关应急预案等 |
危险源的检查 |
检查模板的设置和检查过程的管理,以及问题的处理 |
10、职业健康 |
|
职业健康管理 |
职业卫生监测结果的管理,超标数据整改过程的管理,防护用品的管理 |
职业危害申报 |
危害因素库,危害因素申报文件审批过程的管理 |
11、应急救援 |
|
应急机构和队伍 |
应急机构和队伍台账的建立 |
应急预案管理 |
应急预案、演练计划和演练结果的评价管理 |
12、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|
|
事件的登记和事故的管理,事故的管理包括事故快报、事故报告、事件管理、工伤申报、工伤认定、工伤报销等。 |
|
13、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|
|
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,包括自评标准库、自评信息单,企业依据安全标准化的评定结果,对安全生产目标、指标、规章制度等进行修改完善,持续改进。 |
该系统通过对各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的研读,寻找其共性和差异性,业务功能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覆盖,打破了适应单一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局限性,按照国家安监局的划分,系统符合的行业包括:
该系统不仅功能丰富,同时提供了具有行业特征的基础素材,为每个行业提供通用的基础数据,数据包括:
这些素材收集和整理比较困难,而其价值度较高,其通用性又决定了可以实现“拿来主义”,这样就实现了系统“务实”和“务虚”的有效结合,真正为企业打造一套具有“高价值”的管理系统。
安全管理的高效性,一方面是宏观把控,但其细节更为重要,很多事故的发生是由小问题引起,如果管理精力下放,必然造成管理的复杂度增加,必然带来很多管理不到位的“盲点”,该系统提供大量的智能提醒功能,避免这些“盲点”的产生。比如:
人性化的设计思想是本系统里一个核心的设计思路,在该系统功能设计中处处体现“以人为本”的思想,在系统中实现各功能模块的信息整合、内外部各个应用的界面整合等,同时为用户提供“信息聚集”设定,从而在该系统中实现“信息找人”,而不是单纯的“人找信息”。我们从功能易用化、操作简单化、提示自动化、界面个性化等方面着手体现人性化的功能界面设计理念。
该系统提供初始化界面,但是个人可根据自己所关注的侧重点,由用户根据自己的工作重点进行内容和布局的调整,从而达到各专业的用户都第一时间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信息。
通过信息化把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固化,其实就是安全管理方法的固化,管理的固化好处有两点,一是避免员工的思想不同,造成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理解的产生偏差,从而避免人为隐患的产生;二是避免因岗位的变动或人员的流动造成管理水平的波动。
企业决策者通过该系统可全面的、实时的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的具体情况,给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抓手,即实现了安全管理的透视化,又实现管理者对安全生产方面的过程管理,而不是被动的听取下属员工的结果汇报。
传统的模式是以纸质介质呈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管理方案,真正的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首先需要对方法的研读,其次要整理出大量的台账、表格进行支撑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开展,这样就会占用大量的精力。另外可能会因人员的理解不同,造成对安全生产标注化的误读。该系统通过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固化,企业按照系统进行开展工作,一方面减少为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前期准备工作,同时避免理解方面的差异,可快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,促使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快速落地。